2024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?什么时候可以报名?参照往年的情况来看,招考公告预计会在10月中下旬发布,一般公告发布之后就可以报名啦!本文由汉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更多资讯请关注汉中微信公众号(snhuatu),汉中华图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:0916-2230263。
历年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时间、考试时间汇总
年份 | 公告发布时间 | 招录人数 | 报名时间 | 笔试时间 |
2023 | 2022.10.24 | 37100人 (陕西1324人) | 10.25-11.3 | 1.8 |
2022 | 2021.10.14 | 31242人 (陕西801人) | 10.15-24 | 11.28 |
2021 | 2020.10.14 | 25726人 (陕西734人) | 10.15-24 | 11.29 |
2020 | 2019.10.14 | 24128人 (陕西729人) | 10.15-24 | 11.24 |
2019 | 2018.10.21 | 14537人 (陕西370人) | 10.22-31 | 12.2 |
2018 | 2017.10.28 | 28533人 (陕西554人) | 10.30-11.8 | 12.10 |
2023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(仅供参考)
1.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?
答: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(自学考试、成人教育、网络教育、夜大、电大等)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,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,可以报考。
2. 2023年毕业的定向生、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?
答:2023年毕业的定向生、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。
3. 2021年、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否能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报考?
答: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(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)未落实工作单位,其户口、档案、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,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(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)、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,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。
行测言语理解重在考查词汇的理解与运用。在考试的过程中,有一类词特殊又神秘,它们总是大隐隐于文段,却又在阅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这就是华图教育给大家介绍的主角——指代词。
所谓指代词,即能够指示替代前文的词汇。作为解题的核心,代词在不同的题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一、作为“解释关系”的标志词,提示呼应点的具体位置
例:苏东坡成全了黄州,黄州成全了苏东坡,这实在是一种_______的关系。
【思路解读】
根据示例不难发现,前面的两句话描述的是苏东坡和黄州的关系,而后文通过“这”来指代这种关系。所以,前文是对后文的解释说明,代词在这里起到了提示标志词的作用。根据这句话,苏东坡和黄州彼此相互成全,表达了一种相互促进、共同成功的关系,所以填“相辅相成”更符合前后语境。
二、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
在主旨观点题中,一般需要根据文段的行文脉络来确定主旨选项,而代词往往作为分总文段的标志词,能够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。
例:水滴石穿需要岁月累积,积土成山需要长期沉淀,俗话说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由此可见,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【思路解读】
以上文字列举了水滴石穿、积土成山和俗语的例子,最后通过“由此可见”来对上文进行归纳概括,最终总结的观点即: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其实类似的文段还有很多,我们不妨将放置在文章末端的代词,统一理解为总结词。它的存在就是意在归纳前文,引出最终的观点。综上,主旨观点题依旧可以立足于代词,又快又准的找到主旨选项。
三、确定先后顺序,排除错误答案
语句排序题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类题目,看花了双眼却依然无法准确定位句子先后的顺序。其实巧解此类题目,代词的作用不可小觑。
代词,顾名思义,对前文的话题信息进行指代。只有前文出现了某一信息,后文才能继而进行指代。所以立足于考生的角度,完全可以凭借代词的特性来顺藤摸瓜,通过寻找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,从而确定某两句话之间的先后关系。
例:1、这些人不仅讲道义,更讲情怀。
2、革命老区驻扎了很多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奋勇争先的老一辈革命家。
【思路解读】
当我们看到“这些人”的时候,必然是指代了某一类群体。所以我们根据代词来进一步确定指代对象,“这类人”指代的应该是革命老区的革命家,所以2在1的前面。
考个公务员2.0 | 2024年国考《领航计划3.0 》 |